读我国城市(单位:个)空间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
A.30°N~40°N和105°E~125°E的地区 |
B.30°N~40°N和105°E~120°E的地区 |
C.20°N~40°N和110°E~120°E的地区 |
D.20°N~40°N和105°E~125°E的地区 |
导致图中P处城市呈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交通 | B.土壤、矿产 | C.地形、矿产 | D.地形、交通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
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
D.垂直地带性规律 |
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
B.植被破坏严重一易形成红色沙漠 |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
D.山区坡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
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题。
16.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
B.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
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
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
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
C.南半球温带地区 |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
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的影响 |
B.季风影响 |
C.西风影响 |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
十月,正值金秋,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此季节,以“碧云天,黄叶地”为主要景观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能够观赏到下图中四类景观的寻秋路线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