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表明,1851年至1871年的英国女性在商业、公共管理、医药和教育领域受雇用的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4.9%。1851年至1911年女性职员从2,000人增加到166,000人,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这种变化最能说明
A.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 |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 D.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 B.“存天理,灭人欲” |
C.“人是万物的尺度” |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
中国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共同之处是
A.反映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 | B.侧重于理论探索 |
C.局限于生产、生活层面的探索 | D.提倡实验科学 |
赫·乔·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这从本质上说明宗教改革是一场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 B.反对主的民主革命 |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
这是一个多姿多彩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这个时期……有不少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个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纪,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最可能的特征是
A.人文主义 | B.蒙昧主义 | C.理性主义 | D.浪漫主义 |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下面解释最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公民参与城邦事物的必要性 | B.城邦制是专制统治 |
C.占希腊只重政治而忽视文化 | D.城邦制度压抑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