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所示装置由东汉太守杜诗创造,实现了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提高
了生产效率。这种装置当时主要应用于
| A.灌溉 | B.制瓷 | C.冶铁 | D.纺织 |
1877年清朝使节张德彝在其日记中记载某国,议会由两院构成,分别由王公贵族和绅士组成,“凡事绅主(决定之意)之,官成(完成之意)之,国君统之而已。”材料中的官最有可能是指( )
| A.美国总统 | B.德国内阁 |
| C.英国内阁 | D.法国内阁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些表述,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 A |
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 |
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 |
| B |
古雅典的民主政治 |
是近代西方代议制产生的根源 |
| C |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
使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
| D |
万民法的形成 |
确立了罗马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
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了。关于二者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
| 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 |
| B.反映了贵族势力的衰落 |
| C.旨在限制贵族特权 |
| D.以往习惯法的汇编 |
古代斯巴达的监察官代表平民阶层,政治地位与国王、元老院平等,其职权以监察和司法权为主,与以军事、宗教权力为主的国王和以立法为主的元老院有很大的区别。这反映出监察官的设置()
| A.推进了斯巴达的政治分权 |
| B.确保了斯巴达司法的公正 |
| C.保证各阶级参与国家政治 |
| D.激化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 年份 |
1969 |
1970 |
1971 |
1972 |
1973 |
1974 |
1975 |
1976 |
1977 |
1978 |
| 建交国家 |
49 |
54 |
69 |
87 |
88 |
95 |
103 |
107 |
110 |
112 |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