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
|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
| 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
|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
学者冯友兰认为:“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冯友兰在此否定()
| A.儒家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 |
| B.儒家对国人行为习惯的重要影响 |
| C.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中心 |
| D.佛道思想对中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影响 |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中写到“文学作品中以张扬个性和自我为己任,在艺术上致力于探索新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和表现手法。它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的表现,而志在表现意识以下的深沉情感,以冷峻严肃的笔调达到心理深处的客观真实”。这一流派属于 ( )
| A.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18~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回到中世纪”。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浪漫主义作家对宗教信仰的坚守 |
| B.表现了对中世纪时古典主义文学的向往 |
| C.体现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
| D.意味着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精神危机 |
有学者指出,培根(1561-1626年)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1643-1727年)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上述历史现象()
| A.促进地圆学说在欧洲普遍传播 |
| B.导致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 |
| C.成为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来源 |
| D.产生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流派 |
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 )
|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 |
|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
|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
|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