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欧洲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河道示意图,图中虚、实线分别表示夏、冬季节的水面宽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该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有凌汛现象 B冬季输沙量较夏季大
C.夏季径流量较冬季大 D.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关于图中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乙处 |
B.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丙处 |
C.图示区域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
D.图示区域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
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015重走海上丝绸之路”系列经贸洽谈会于2015年5月24日-5月26日在马来西亚举行。吉隆坡有“世界锡都、胶都”之美誉,适合发展化学工业,当地化学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丰富 | B.土地价格低廉 |
C.原材料充足 | D.技术水平高 |
“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中国农业发展带来机遇,实现国外种植反销国内模式。我国农业企业采用下图中模式组织生产,是因为俄罗斯
A.劳动力价格低 | B.土地成本低 |
C.热量条件好 | D.科技水平高 |
西安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镇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A.文化古迹众多,旅游业资源丰富 |
B.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发达 |
C.水陆交通运输较便利 |
D.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
与上海港相比,鹿特丹港成为世界著名港口的有利条件是
A.地形更平坦 | B.经济腹地更宽广 |
C.气候更优越 | D.人口规模更大 |
下图是亚丁湾及周边区域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甲地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 B.热带草原带 |
C.热带荒漠带 | D.亚热带常绿林带 |
乙处沿箭头方向航行的轮船将通过的海上通道是
A.苏伊士运河 | B.巴拿马运河 |
C.马六甲海峡 | D.英吉利海峡 |
甲地位于乙地
A.东北220公里处 | B.东北550公里处 |
C.西北220公里处 | D.西北550公里处 |
位于长江中游的鄱阳湖是吞吐型湖泊,年内各月吞吐泥沙和水量很不均匀,2006年后三峡水库蓄水,也影响了鄱阳湖对泥沙和水量吞吐。下图为湖口站(鄱阳湖水系的出口)多年平均输沙量和径流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该鄱阳湖多年月平均输沙量和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输沙量和流量年际变化都较大 |
B.6月份鄱阳湖补给长江,7月份长江补给鄱阳湖 |
C.4—6月湖水含沙量降低,输沙能力减弱 |
D.3月份鄱阳湖的含沙量最大,输沙能力最强 |
关于鄱阳湖7—9月输沙量特点的成因推测,最可能的是
A.向长江输沙,鄱阳湖清淤 | B.出库流量达一年最小 |
C.长江干流水位高 | D.湖口站上游来水含沙量加大 |
关于三峡水库排蓄水对鄱阳湖吞吐作用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蓄水期泥沙输出量增大 | B.泥沙的吞吐量差变小 |
C.流量的吞吐量季节变化变小 | D.流量的吞吐量差变大 |
一道中梁山将重庆市九龙坡区分割为东西两城。在东城提档升级的同时,九龙坡区以东西协调发展为题,通过“西城再战”,全面拉开了西部地区大开发大发展的城市框架,引领九龙西城的30多万居民从“城镇时代”向“城市时代”迈进。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九龙坡区西城与东城相比
A.经济发展水平低 | B.土地价格高 |
C.交通便利 | D.为人口的主要迁入区 |
九龙坡区“西城再战”的有效措施是
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B.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
C.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 D.建卫星城,开发新区 |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图1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图2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第下列各题。图1中
A.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 B.②环节可以用GIS技术监测 |
C.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 D.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
此次暴风雪
A.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 B.直接减少全球干湿、冷热差异 |
C.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 | D.对海陆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破坏 |
图2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A.1月,甲地 | B.4月,乙地 |
C.9月,丙地 | D.11月,丁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