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7分) 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下面是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豆腐就是毛霉等微生物的培养基,按照其状态称为________培养基。腐乳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传统的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________;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
(3)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的酒可以选用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加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发酵与食品生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Ⅰ.白僵菌高孢粉是国家林业局推广的高效生物杀虫剂之一,应用于多种林木和农作物害虫的防治。白僵菌分生孢子在寄主表皮、气孔或消化道上,遇适宜条件开始萌发,生出芽管。同时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几丁质酶等溶解昆虫的表皮,通过芽管入侵虫体,在虫体内生长繁殖,消耗寄主体内的养分,产生各种毒素,形成大量菌丝和孢子,布满虫体全身。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的生产用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______→性能测定。白僵菌的菌样应从______中采集。
(2)分离白僵菌菌种的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在配制白僵菌培养基时常加入蔗糖、硫酸铵、硝酸钾等成分,蔗糖属于______(营养物质)。
Ⅱ.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往往是混杂生长的。人们在研究微生物时一般要将它们分离提纯,然后进行数量的测定。下面是对大肠杆菌进行数量测定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步骤如下:
(1)制备稀释倍数为102、103、104、105、106的系列稀释液。
(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样品。
(3)适宜温度下培养。
①为测定大肠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可信的是()

A.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
B.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2和26,取平均值24
C.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为21、5和52,取平均值26
D.四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30、24和25,取平均值25

②一同学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 mL)______。
③用这种方法测定密度,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______。
④某同学在测定大肠杆菌的密度时发现,在培养基上还有其他杂菌的菌落,能否肯定该大肠杆菌的品系被污染了?______。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种群和群落的相关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预测某一种群数量的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是该种群的 。若往稻田生态系统中同时引入相同数量的两种食草昆虫甲和乙(二者均可适应该地环境)下图中曲线表示甲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试在图中画出乙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某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率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因环境阻力而减少的个体数,这种变化可引起种群的 发生改变,从而可导致生物进化。




②若某种群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野生扬子鳄,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③若某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 (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
(3)如图A、B、C代表不同海拔高度内三个不同自然区域植物的分布状况。在A处阔叶林中,乔木的基部和其他被树冠遮住的地方,有较多苔藓植物生存,而在间隙处或其它光照较充足的地方,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这说明群落具有 结构。影响C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长翅果蝇幼虫在25℃条件下培养全部为长翅,但置于37℃条件下培养,会有部分个体发育为残翅。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控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25℃条件下,现用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的雌果蝇中3/8为红眼长翅。
(1)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2)F1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F1红眼长翅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比例约为
(3)某同学为测定一只长翅果蝇(M)为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将M与一只纯合残翅果蝇杂交,将受精卵置于恒温箱中培养。得到F1果蝇既有长翅又有残翅。请利用F1果蝇为实验材料,探究M的基因型和F1幼虫的培养温度。
实验步骤:选择相互交配,将幼虫置于条件下培养,观察、记录F2中果蝇翅的情况。
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若F2,则M的基因型为,F1幼虫的培养温度为
②若F2,则M的基因型为,F1幼虫的培养温度为37℃;
③若F2均有长翅和残翅且比例不是1:3,则M的基因型为Vv,F1幼虫的培养温度为37℃;

根据”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处理插条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和沾蘸法。不论哪一种方法,处理的部位都是插条的基部。
(2)实验中应设置空白对照组,该组应用______________处理插条。
(3)实验中要设计多个实验组进行对比。若对要研究的植物有关情况所知不多,需先设计一组溶液浓度梯度_____________的预实验进行摸索,以确定最适浓度大致范围。
(4)实验中对插条处理的时间长短应一致,同一组实验中所用到的植物材料也应尽可能做到条件相同等等,这些做法的目的是控制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确保其相同。
(5)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的作用效果,可根据处理后插条的__________情况来反应。

下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CO2浓度。该装置放在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是种植在烧杯内土壤中的,则一定要用塑料袋等将烧杯口密封,以排除
(2)用这一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比实际光合速率低,原因是:
,而要测定这一值,必须再设计一个装置,方法是再取一个与图中相同的装置,然后
(3)若以每小时释放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上小题中添加的装置在3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1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位置,则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mL/h。
(4)若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mL读数处;但将温度提升至30℃时,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此时再升高温度读数反而小于0.8mL,如果想让读数大于0.8mL,最适当的措施是
(5)如果用该装置验证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原料,应该怎样设置对照实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