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一位名为约翰•埃尔弗莱斯•沃金斯的美国市政工程师做出了一系列关于公元2000年的预言,其中10个预言精准言中,比如,“无线的电话线路将会遍及全球。位于大西洋中央的丈夫将可以和他的坐在芝加哥家中的妻子通话。我们和中国通电话将会像现在纽约和布鲁克林之间通话一般快捷。”百年之前的“预言”,果然成真。这表明了:
A.符合规律的预言源于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 B.超越现实的预言能精准应验发展的现实 |
C.思维的眼睛能够主动创造出幻想的世界 | D.相对独立的社会预言促进实现社会存在 |
免疫系统,是人体和动物健康“防线”,用以抵御细菌和其他微生物。随着免疫
系统疾病的增加,科学家加强了对此项目的研究。2011年,美法3名科学家发现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我们大家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免疫系统研究获得新成果说明
A.实践的需要是推进免疫系统认识的根本动力 |
B.认识的发展根源于社会或专业部门的奖励机制 |
C.科学家的兴趣是推进免疫系统认识发展的直接动力 |
D.严密的逻辑和长期的研究能确保科研成果的如期成功 |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嫦娥一号”传回的图片清晰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 B.实践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 |
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
右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深遂隽永,耐人寻味。他曾提出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并努力实践这一原则。他的作品很少使用形容词、副词以及修饰性从句,避免代替读者作判断、下结论,而只是用准确生动的名词与动词描绘场景和讲述故事,将“水面上的八分之一”传达给读者,剩下的“八分之七”则需要读者再思考。对“冰山原则”下列见解正确的是
①文学创作应尊重读者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其理解和丰富作品
②文学作品应避免传达自己的价值信念和用作家自己的创作意图影响读者
③读者阅读过程就是在自己的脑海中真实还原作品中的场景与故事的过程
④读者阅读过程应是积极调动自身主观因素与作品形成个性化契合的过程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2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的任期明年结束,我深知这一年的工作不比任何一年轻松。“政如农耕,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这说明意识具有
A.主动创造性 | B.自觉选择性 | C.目的性和计划性 | D.直接现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