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家蝇幼虫体内有一种抗肿瘤蛋白,科学家发现此蛋白质具有抗癌的奇特疗效,它能对肿瘤产生特异性的抑制,并能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英国皇家医学会已经将此蛋白质列为21世纪首选抗癌药物。下图所示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这种蛋白质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A的名称为____       ,其作用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使其在受体细胞中____      并________   
(2)在进行导入过程时,通常用____  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其处于          ,然后再将B溶于缓冲液中与受体细胞混合。
(3)经检测抗肿瘤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受体细胞,但并未检测出抗肿瘤蛋白mRNA,其原因最可能是基因表达载体上目的基因首端未加入           。经修改后,为检测是否翻译出抗肿瘤蛋白,需从大肠杆菌中提取蛋白质,用         进行分子杂交,若有____        出现,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成功表达。
(4)也可以通过构建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方法来生产抗肿瘤蛋白,其大致过程为将目的基因与含有____             等调控组件的载体重组在一起,通过        导入哺乳动物的____     中,体外培养至早期胚胎,经过____    的方法,技术送入母体内,使其生长发育成转基因动物,最后从该动物的____    中提取抗肿瘤蛋白.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右图中只体现了两种成分,未体现的另两种成分是:
(2)该生态系统中鹰占 个营养级。食虫昆虫和蛙之间的关系是
(3)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开始。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平均为10%,假设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是2×107kJ,则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是
(4)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碳主要以的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在生物群落内,能量沿流动,能量的载体是
(5)这个生态系统中动物(填有、无)分层现象。

(每空2分,共14分)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Ⅳ染液、50%酒精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人口腔上皮细胞
X染液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解离液、0.3g/mL蔗糖溶液、清水
质壁分离及复原
D
洋葱根尖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E
菠菜叶
Y溶液、层析液
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⑴A组实验中脂肪颗粒被染成
⑵B组实验中,X染液代表
⑶C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⑷在做D组实验时,应选择图甲(填编号)处细胞为材料。某同学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乙图所示图像,此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有

①视野选择不合适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5)组实验中溶液Y用于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则Y溶液代表。色素在滤纸条上形成不同色素带的原理是

(每空2分,共16分)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据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

(1)控制遗传病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性基因;控制遗传病乙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性基因。
(2)Ⅰ-1的基因型是
(3)从理论上分析,若Ⅰ-1和Ⅰ-2再生女孩,可能有种基因型。
(4)Ⅱ-7和Ⅱ-8婚配,他们生一个患甲病孩子的几率是
(5)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

(每空1分,共8分)如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
(2)图甲中的a点表示。如果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方向移动。
(4)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5)当光照强度为g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1、M2的大小为M1M2 (填“>”“=”或“<”)。

(每空1分,共7分)下列图A是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和。表示着丝点、1表示X染色体),图B是该生物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A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对,染色体组个。
(2)图A细胞的变化,应发生在图B中的时段。
(3)请写出该动物个体可能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
(4)图C表示该种动物另一个体性染色体简图。图中Ⅰ片段为同源部分,Ⅱ1和Ⅱ2片段为非同源部分。其种群中雌、雄个体均有患病和不患病的个体存在,已知不患病性状受显性基因控制,为伴性遗传。控制该动物的不患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段。
(5)图D表示该种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E段形成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