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看法时,引用了台湾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 “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丘逢甲这首诗创作于 1896年
②两位领导人都表达了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政治立场
③这首诗表达了台湾人民对《辛丑条约》割让台湾的悲愤心情
④实现统一是台海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
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
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
C.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 D.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
1941年英、美两国签署《大西洋宪章》,宣布:“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同意未经本民族同意的领土变迁”,“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政府形式的权利”。对上述主张的正确评价应该是
①英美完全放弃了殖民扩张的政策
②反映了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英美暂时放弃了同苏联对抗的政策
④成为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
A.《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
C.《开罗宣言》的发表 | D.《波茨坦公告》的发表 |
“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 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
C.《四国条约》的签订 | D.《大西洋宪章》的发布 |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更确切地说,德意志帝国的建筑材料是煤和铁,而不是铁和血。”这段话的含义是
A.否定武力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作用 | B.重工业发达是德意志帝国的突出特色 |
C.否定俾斯麦在德意志统一中的领导作用 | D.工业革命是推动德意志统一的根本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