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大师莱希特1948年的名剧《巴黎公社的日子》以巴黎公社为历史背景。该剧主题并非正面讴歌巴黎公社精神,而是冷静地回望,是对历史的反思:假如公社的领导者作出若干的决断,假如国际形势有着微妙的不同,假如起义的爆发提前或后延若干时间,都有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结果。但决定这些“假如”都不可能出现的客观原因是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主力军 |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
D.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成熟到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最大的特点是
A.君主是世袭的、象征性的、和礼仪性的 | B.君主真正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
C.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 D.政府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
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确立的政体属于()
A.君主专制政体 | B.君主立宪政体 | C.共和政体 | D.联邦制政体 |
奥巴马和萨科齐是当今美国和法国总统,假如穿越时空隧道让他们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掌握行政权 | B.是军队最高统帅 |
C.是国家元首 | D.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汤姆斯·弗里德曼说:“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和硅谷,不在于空军和海军,不在于言论自由和自由市场,美国成功在于长盛不衰的法治及其背后的制度。”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的“制度”是
A.君主立宪制 | B.民主共和制 | C.君主专制 | D.两党制 |
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参加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说明
A.英国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 B.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
C.英国王室可以取代内阁和首相 | D.英国王室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