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图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此资料可以证明南优二号技术推广的成效,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 B.此资料可以佐证当时农业生产受“左”倾思想影响的史实 |
| C.此资料报道的早稻产量过高,是虚假的,因此不具有史料价值 |
| D.作为一手史料,可以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
史学研究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欧美学者习惯把史料分为第一手资料(指历史事实发生时期留下的资料)和第二手资料(指史家研究历史事实的各种文献资料)。一般而言,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高于第二手资料。下列能证明南京大屠杀是真实存在过的最可信材料是()。
| A.报纸《东京日日新闻》南京报道(1937年12月13日) |
| B.文献资料《蒋介石日记》(1915—1949年) |
| C.电影《南京!南京!》(2009年) |
| D.文献资料《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2年) |
1937年9月,八路军开赴山西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在晋北平型关与敌万余人激战,反复冲锋”,115师歼敌千余人,取得全国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场胜战是()
| A.百团大战 | B.淞沪会战 |
| C.平型关大捷 | D.徐州会战 |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导致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此结论的历史事件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 B.维新变法运动 |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近代史上,列强侵华导致国门洞开,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厦门、福州开放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中国古代史上,从汉朝到明清,历朝统治者先后设置“中朝”、“内阁”、“军机处”这些机构。他们的共同目的是( )。
| A.重用人才 | B.削弱相权 | C.加强君权 | D.关注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