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日常生活中,“美丽”和“中国”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字眼,而将“美丽中国”首次写入十八大报告就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发人深思,引起广泛关注。某校高三同学以“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哲学解读自然之美]
工业化、城镇化在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导致了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河流污染、生态脆弱……一边是开发仍在快速推进,一边要留下更多空间,矛盾如何解决?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分析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的。
[发展推动和谐之美]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出现,既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发展方式粗放等密切联系,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因此,必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2)阐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变生活方式以推进生态文明的经济意义。
(3)建设美丽中国,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要实现美好的中国梦,政府应如何“实干兴邦”?
[以歌表达情怀之美]
班会课上,同学唱起《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4)《我的中国心》唱出了美丽的爱国情怀,请分析歌词中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树立竞争意识 法治政府的内涵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公民在行动:
——在创建“低碳城市”的活动中,市民甲向市政府建议将一定区域划定为管制区域,除公交、工程抢险车以及特种车辆外,其他机动车一律禁行;并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
——市民乙在当地环保局网站上查阅了国家环保总局《“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办法》和《某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由于找不到汽车尾气排放的监控数据,他直接打电话向环保局索要相关的信息,并要求环保局及时公开这些信息。
——市民丙在网上留言说:我们每个人要用自己的行动对国家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我们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将在不远的将来获得回报,即使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也会留下深深的足迹。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公民是
如何进行“政治参与”的。

材料: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涵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问题:请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高级职业指导师潘霞曾表示,城市人才结构技术工人应占主体,但目前我国城市技术工人严重缺乏,大学毕业生人数过多,导致找工作难上加难,已经成为政府就业的首要工作。
材料二 目前我国城镇就业人员中技工,尤其是高级技工非常少。专家认为技术类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流职业,但因为宣传和社会的误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从劳动者角度看,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请你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怎样解决上述问题。

(15分)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农村人口的消费占全社会消费比重还不到40%,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潜力还很大。但是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发展滞后,信贷消费观念不强,农民消费信心仍显不足。
材料二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加大在全国推广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力度,扩大工业品下乡补贴的范围,2010年将会把建材也列入补贴的范围。
农民的消费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4分)
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谈谈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关系。(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