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
材料一 山东省八五以来对环境领域投资情况和环境污染与GDP增长关系图
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揭示了环境污染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正处于A点,离拐点还有一定距离。
材料二 “美丽山东”首次写进201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落实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措施,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加大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和乡村文化建设。依法严厉查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行为。从而让齐鲁大地更加美丽,生态山东造福人民。
材料三 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努力建设美丽山东,实现经济文化的永续发展。
(1)材料一(含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3分)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怎样才能让“齐鲁大地更加美丽,生态山东造福人民。”(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建设“美丽山东”政府应承担的责任。(8分)
(3)结合材料三,回答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唯物论道理。(7分)
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多年来,卫星技术、载人航天技术和探月技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因此,有人认为,人定胜天,自然总是按人类的意愿变化的。这一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哲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惟一力量。请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财富的生产可归结为三种递进的方式:用手工工具生产,用机器生产,用高科技生产。正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财富的形式与结构才日益呈现多样性,形成当今物质生产、服务生产和知识及精神生产三大部门组成的现代产业结构,以及由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知识及精神产品三大类产品构成的现代财富结构。
从文化生活知识的角度看,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何启示?
越是流行的文化,越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大众文化。请对此加以评析。
近年来,我国一些电视媒体推出一批大众化的娱乐节目,如“超级女声”“超级男声”等,吸引了更多观众。但同时,一些娱乐节目由于过分追求收视率,出现了明显的走向通俗、靠拢庸俗、以致屈就低俗的倾向。有关人士尖锐地指出,节目低俗化的结果,会丧失电视的文化本性,让有文化的观众疏离电视,让电视人进一步追求无聊,进而导致民族文化传播途径趋于狭隘,让老百姓思想懒惰,沉浸在低级的娱乐状态中。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看待我国一些电视媒体在娱乐节目方面的做法?
(2)分别从国家、媒体、观众角度,说明如何解决节目低俗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