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点计时器用频率50Hz交流电打出的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以原始点作为计数点,则根据此纸带的数据,纸带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和打点计时器打第3个点时的纸带速度是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2)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
①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
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B.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D.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②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为使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除做v-t图象外,还可作______图象,其纵轴表示的是________,横轴表示的是_________。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00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如图所示为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次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 80m/s2.那么:
①纸带的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
②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和_________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③从O点到所取点,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_________" J,动能增加量ΔEk="_____________" J;(以上两空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1、m2的小物块A和B, 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 已知m1>m2. 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若选定物块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进行测量, 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在横线上填入选项前的编号)
①物块的质量m1、m2;
②物块A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③物块B上升的距离及上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④绳子的长度。
(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 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
①绳的质量要轻;
②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
③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
④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
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度有作用的是____________。(在横线上填入选项前的编号)
(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按图中实线位置放置,直边与BD重合。一束激光沿着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从圆弧面垂直BD射到圆心O点上。使玻璃砖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过角度θ(θ<90°),观察到折射光斑和反射光斑在弧形屏上移动。
①在玻璃砖转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折射光斑在弧形屏上沿C→F→B方向移动 |
B.折射光斑的亮度逐渐变暗 |
C.折射角一定小于反射角 |
D.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θ |
②当玻璃砖转至θ=45°时,恰好看不到折射光线。则此玻璃砖的折射率n=。
用某种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实验中采用双缝干涉仪,它包括以下元件:
A.白炽灯 | B.单缝片 | C.光屏 | D.双缝 E、遮光筒 F、滤光片(其中双缝和光屏连在遮光筒上) |
(1)把以上元件安装在光具座上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A_____________(A已写好),(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滤光片的作用是______,单缝和双缝的作用是提供了_____光源。(3)已知双缝间距离为d,双缝到毛玻璃屏间的距离的大小为L ,实验时先移动测量头上的手轮,把分化线对准靠近最左边的一条明条纹(如图丙1所示),并记下螺旋测微器的读数a1= _________mm(如图丙2所示),然后转动手轮,把分划线向右边移动,直到对准第7条明条纹并记下螺旋测微器的读数a2= ________mm(如图丙3所示),试由以上测量数据根据式子________(用d,L ,a1,a2表示)求出该单色光的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