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B.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主要从该物质是否有固定的熔点来看
C.水对玻璃是浸润液体,是因为在玻璃与水的接触面处,玻璃分子对水分子的引力大于水分子间的引力
D.在相同温度下,不同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是不同的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内能的不同利用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两种情况下变压器灯泡L2L3的功率均 为P,且L1L2L3为相同的灯泡,匝数比为n1∶n2=3∶1,则图(a)中L1的功率和图(b)中L1的功率分别为

A.P、P B.9P、4P/9 C.4P/9、9P D.4P/9、9P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0.1kg的物体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竖直弹簧固定在升降机内,当升降机以4m/s2的加速度加速向上运动时,上面弹簧对物体的拉力为0.4N;当升降机和物体都以8m/s2的加速度向上运动时,上面弹簧的拉力为

A.0.6N B.0.8N C.1.0N D.1.2N

不久前欧洲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命名为“格利斯581c”。该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5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设想在该行星表面附近绕行星沿圆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Ek1,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的相同质量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Ek2,则Ek1/ Ek2

A.0.13 B.0.3 C.3.33 D.7.5

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 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物体在4 s末返回出发点
D.物体在5 s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0.5 m

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B.卡文迪许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