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截止到2013年上半年,我国微信用户超过4亿户,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同比增长56.8%,电子商务整体市场的规模达到5.4万亿元,增长38.5%。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销量增幅都超过了25%。信息消费正在成为市场新的亮点和热点。信息消费正成为一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增长潜力巨大、影响范围广泛、拉动作用持久的新型消费形式。
材料二:为加快推动信息消费持续增长,2013年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问题进行了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在充分听取有关信息专家和部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后,研究制定了实施意见和具体政策,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产品的供给能力、培育信息消费需求、营造发展环境、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努力将信息消费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培育和发展信息消费的经济生活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是怎样履行职能促进信息消费稳定增长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氏族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目前中国与创新型国家在科技诸方面的比较

材料二“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生态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再也不能延续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我们要依靠科学技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 让中国这块美丽古老的土地,成为炎黄子孙世代繁衍生息的绿洲和乐园!”—— 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
材料三从新中国成立起,我国的科技事业就开始奠基,并和共和国一起发展、腾飞。6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科技摆在重要战略地位。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独立自主地建立起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政府角度提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论角度说明国家提出“要依靠科学技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由。
(3)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党和政府重视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

2010年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2009中国汽车累计产销突破1300万辆,同比增长创历史最高,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某校高一(1)班几位同学以“汽车消费与社会发展”作为课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我来参与〕
同学们上网查询信息了解到,目前有55%的人认为汽车消费有利于社会发展,45%的人认为汽车消费不利于社会发展。同学们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执和讨论。
(1)同学们的热烈的争执和讨论可以为政府出台政策提供帮助。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同学们有哪些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4分)
〔问题讨论〕
同学们收集信息了解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作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主要产业之一的汽车行业也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为此,国务院从2009年初开始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的措施:出台《汽车产业和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税,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实施汽车下乡补贴政策等等。
(2)请你简要谈谈国务院上述措施的《政治生活》依据。(4分)
〔放眼未来〕
同学们在参加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还了解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拥有汽车的数量还会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却是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3)请结合《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为解决这个问题从人大、政府、公民角度提出相关建议。(4分)

材料一:2009年9月16日,重庆市公安局透露,警方已成功抓捕2000余名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全市打黑除恶斗争取得了决定性全线突破。当前,警方正深入推进第二批次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真正做到黑恶必除、除恶务尽。
材料二:重庆警方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公安部的部署,呼吁大家积极行动,检举、揭发、控告黑恶犯罪活动,还公平正义于人民,增加铲除犯罪的机会。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从国家性质的角度看体现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 (4分)
(2)在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民主监督权。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要求有哪些?

武村是一个经济发达的村庄,农民人均年收入六千多元。但是,最近该村在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时,出现了以下混乱的场面。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2分)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要遵循哪些原则?(6分)

2009年11月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一行。温家宝说,这次访问的成果是有深远意义的。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损;互信则进,猜忌则退。合作比遏制好,对话比对抗好,伙伴比对手好。
奥巴马在中国停留期间,中美双方达成一致,同意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一致同意坚持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出发,加强对话、交流、合作,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中美积极全面合作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为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而努力。奥巴马认为,美中伙伴关系对应对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21世纪的重大挑战,无论是气候变化、核扩散,还是经济复苏,都不能通过单独行动加以应对。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欢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也是美中决定建立21世纪美中积极全面合作关系的原因。
(1) 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中美两国怎样才能真正形成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9分)
(2) 运用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建立良好的中美关系的意义及如何保持两国的良好 合作关系?(1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