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中学的两个生物兴趣小组用牵牛花(二倍体)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父本
母本
子一代
第1组
一株红花
一株红花
299株红花、102株蓝花
第2组
一株蓝花
一株蓝花
红花、蓝花(没有意识到要统计数量比)

(1)若花色遗传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能否根据两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判断显隐性?_________。
(2)两组同学经过交流后,对该现象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假说:
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是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第2组同学实验所得子一代:红花:蓝花=___________。
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1、a2)控制,只有同时存在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它情况均为红色,A相对于a1、a2为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第1组同学所用的亲代红花的基因型组合方式为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两种假设的合理性,第2组同学将F1中的蓝色花植株自交得F2并统计所有F2的花色及数量比。
若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假说一;
若F2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假说二。
(4)以上同学们探索牵牛花色遗传方式的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____________法。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类型,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选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2)A瓶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使进入B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处理,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
(4)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而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条件均是无关变量。
(5)取(填字母)瓶中的溶液加入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可检测酒精的产生。
(6)实验结论是

下图表示一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表格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6J)。请分析回答:

(1)E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其主要来源除图中所示过程外,还有
(2)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填序号);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B属于   
(3)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108J,能量在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乙酰胆碱(Ach)属于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实验人员为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及其作用部位的关系,设计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在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实验前先将轴突中原有的突触小泡除去。

(1)通常情况下,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该方式与细胞膜的结构特性相关。
(2)图中属于突触前膜的结构编号是;实验之初要除去轴突中原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
(3)下表为在不同浓度的Ach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C处与D处的数据说明:
___
(4)神经一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引起肌肉收缩。肉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能特异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用肉毒素除皱会导致面部表情僵化,甚至面瘫,其原因是

(6分)下面是人体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岛素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①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
(2)与DNA分子相比,RNA分子中特有的化学组成是
(3)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
(4)②过程中,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
(5)已知某mRNA中(A+U)/(G+C)=0.2,则合成它的DNA双链中(A+T)/(G+C)=

(6分)下图一表示小麦叶肉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图2表示环境因素对小麦光合速率的影响(除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内)。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阶段。
(2)图一中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____ (填序号)。
(3)在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时,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可适当降低温度,抑制(填序号)过程,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4)图二中M点之前限制小麦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若CO2浓度从a点突然降到b点时,小麦细胞中C3化合物含量在短时间内下降,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图二信息,提出增加大田小麦产量的可行性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