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体曝光的毒胶囊事件中,问题胶囊铬超标,最高超标90倍。工业明胶中的六价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有资料称,重铬酸钾(含六价铬)0.1一0. 5μg/kg可使培养的细胞产生变异。某医院病理室为确诊一摄入过量重铬酸钾患者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之前,肿瘤组织必须先用_____________等处理成单个细胞。
(2)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治癌药物X,但不知对此类肿瘤是否有疗效,现提供以下实验材料:培养瓶、CO2培养箱、含有肿瘤细胞的培养液、生理盐水、光学显微镜、药物X等,请你完成相关实验步骤加以验证。
步骤一:取两只培养瓶,编号1号、2号,两瓶中装人等量的_____________。
步骤二:1号培养瓶中加入_____________,2号培养瓶中加入_____________。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四:一段时间后取出用_____________观察并记录细胞分裂生长情况。
(3)写出(2)的预期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蓝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_________,其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_______(物质)。
(2)从同化作用看,蓝藻与硝化细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它们均属于_____________。
(3)从细胞结构看,蓝藻与酵母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蓝藻呼吸作用的场所是______。(4)图中含有色素的膜性结构④大大增加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对富营养化的湖泊,可通过____________法估算水体中蓝藻的数量。
癌症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任何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后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引起正常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失控而变成癌细胞。请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癌症的问题:
(1)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三类外界因素有。
(2)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中明显增多的细胞器是(写两项)、。
(3)早期的癌症可以通过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中、晚期就不能用这种方法了,因为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其他组织中去了,晚期癌细胞容易扩散的原因是
。
(4)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X,据说对肿瘤有较好的疗效,能起到抑制肿瘤细胞分裂的作用。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加以验证。写出你所设计的实验步骤:
材料用具:
第一步:将肿瘤细胞培养液(含有肿瘤细胞)分为相等的两份,编号甲、乙。
第二步:实验组(甲组)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对照组(乙组)加入。
第三步: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观察。
预期结果:。
下图表示动物干细胞进行的一系列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③过程表示,该过程与②过程的实质性差异是发生了。
(2)科学家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D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他们将3H标记的
注射到细胞内,发现带有3H的物质依次出现在等细胞器中。
(3)若将D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分开,常用的方法是。
(4)若把d换为植物细胞,而且d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说明d具有_______。
(5)若图中D细胞分泌的物质为蛋白质类物质,蛋白质类分泌物除可能是酶外,还可能是、(写出两类可能的分泌物名称)。
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物质A是,物质A进入线粒体的条件是。
(2)在图二中乙~丙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3)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
(4)在图二乙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线粒体中产生的CO2的去向是。
(5)如果在图二的丙点突然降低CO2浓度,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有机物(葡萄糖)的变化情况是。
(6)在图二丁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中产生的O2的去向是。
(7)在图二丁点的光照强度时,植物实际光合量是。(用CO2的吸收量来表示)
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 |
10 |
20 |
30 |
40 |
50 |
||||||||||
别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清除血渍时间/min |
67 |
66 |
88 |
52 |
51 |
83 |
36 |
34 |
77 |
11 |
12 |
68 |
9 |
11 |
67 |
清除油渍时间/min |
93 |
78 |
95 |
87 |
63 |
91 |
82 |
46 |
85 |
75 |
27 |
77 |
69 |
8 |
68 |
(1)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4)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不适宜洗涤下列哪些衣料()
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织品④蚕丝织品⑤涤纶织品⑥锦纶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