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能将甲醛转化成甲酸而具有解除甲醛毒害的功能,研究人员为验证肝脏的这种解毒功能而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设计如下(“﹡”表示还没完成的实验步骤)。
组别 |
培养环境 |
肝脏小块 (数目相同) |
A组 |
含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有 |
B组 |
含1.0mmol/L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 |
C组 |
不含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 |
(1)表中,除A组外,还需放置肝脏小块的是 组。
(2)图中曲线 是C组实验的结果,说明肝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 。
(3)图中曲线乙是 组实验的结果,这说明 。
(4)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甲醛可诱发染色体断裂,为进一步验证肝脏的解毒功能,研究人员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方法步骤如下:
①取新培养的具有分裂能力的正常淋巴细胞悬液3等份,备用。
②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培养肝脏15分钟后,取三组装置中的 ,分别加入备用的淋巴细胞悬液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再分别取淋巴细胞染色、制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并对比分析。
③实验结果:添加了 组中的肝脏培养液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其他两组的淋巴细胞正常。
下图是DNA的分子结构模式图,在图的下面用文字写出图中1~9的名称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⑨
(1)微生物培养中的无菌技术主要包括 。
(2)如图为倒平板操作过程,操作时要待培养基 时,在附近进行。制备固体培养基时,要待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其主要目的是
(3)生产中通常用葡萄作原材料制作果汁、果酒及果醋。
①果醋的制作需要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当氧气充足、缺少糖原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 ,再进一步转变为 。
②果胶酶能够提高葡萄的出汁率并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其原因是 。
③从发酵条件看,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
某研究小组开展了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生物体内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生物种类 |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
千克重污染物含量/mg |
||
汞 |
各种杀虫剂 |
|||
A |
鱼(甲) |
鱼(乙) |
78 |
96 |
B |
合蚌 |
水蚤、小球藻 |
25 |
57 |
C |
小球藻 |
/ |
3 |
5 |
D |
鱼(乙) |
水蚤 |
10 |
31 |
E |
水蚤 |
小球藻 |
5 |
15 |
(1)从表中可知通常生物所处的越高,其有毒物质积累量越大。表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网为,河蚌(B)和水蚤(E)的关系是,水蚤的聚集行为给鱼提供了捕食信息,说明信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2)若C中的能量不变,将B的食物比例由C:E=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原来的倍。(保留小数点一位数)
(3)如图为该湖泊生态系统参与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
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填序号);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成分为。
(4)他们还对湖泊周边土壤进行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对其中体型较大、数目不多的个体可以采用的统计方法是 。
科学家发现人睾丸决定基因是睾丸发育的必要条件,该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当含该基因的一段Y染色体移接到其他染色体上,人群中会出现性染色体组型为XX的男性(每20000名男子中有一个)。下图为某家系患甲种遗传病(用B或b表示)的遗传图谱,3和8不携带致病基因,图中6号为性染色体组型为XX的男性。
请分析回答:
(1)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于遗传病。4号个体的基因型是。7号和8号个体再生一个患甲遗传病男孩的几率是。
(2)6号个体的睾丸决定基因可能位于什么染色体上?。
(3)若不考虑基因突变,请解释6号个体不患甲遗传病的原因。
为了探究肾上腺素在糖原分解中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科学家曾经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肾上腺素施加到肝脏切片上,发现有大量的葡萄糖生成,生成量较没有施加过肾上腺素的肝脏切片超出许多。
实验二:将肝脏细胞制成匀浆,并将部分匀浆离心获得上清液和沉淀物,然后进行了4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实验选择肝脏切片或由肝细胞制成的匀浆为材料,主要理由是肝细胞中含有丰富的。
(2)实验一的结果表明:肾上腺素具有的作用。
(3)实验二中,涉及的自变量包括;第1组实验表明:肾上腺素的施加能够_酶A的含量;第2组实验表明:肾上腺素很可能是通过实现它在糖原分解中的作用;第3、4组实验表明:肾上腺素的受体蛋白存在于(上清液、沉淀物)中。
(4)科学家在进行实验二时,发现施加过肾上腺素的实验材料(匀浆、上清液或沉淀物)中均检测到物质X,将物质X直接添加到其对照实验中,发现酶A的相对含量明显上升。请推测肾上腺素在糖原分解中的作用机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