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出的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事故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
| B.驱蚊草的培育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PEG等试剂或离心、振动、电刺激等方法 |
| C.驱蚊草的培育是植物体细胞杂交。不同于植物组织培育,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 |
| 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
人体中某一过程如下图所示,如果温度增加到45 ℃,引起酶的活性部位改变,会引起 
| A.蛋白质被消化得更快 |
| B.蛋白质被消化得较慢或不能被消化 |
| C.氨基酸脱水缩合速度加快 |
| D.氨基酸脱水缩合速度减慢或不能发生缩合 |
下图1表示酶促反应,图2表示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如果图1中物质a为麦芽糖,则物质c1,c2为同种单糖 |
| B.图1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 C.图2中曲线可表示图1中物质a在不同条件下的浓度的变化 |
| D.图2中曲线①②③的差别可能是温度不同造成的 |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因反应液中酶的数量有限,当反应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 |
| B.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 |
| C.图乙中,温度超过a点后反应速率急剧下降,原因是高温条件酶活性逐渐下降至失活 |
| D.图丙中,pH从6上升到10的过程中,酶活性先增强,后降低 |
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0 ℃左右 |
| B.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 |
| C.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 |
| D.由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专一性 |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TP分子水解时,图中所示的化学键③④最易断裂 |
| B.图中酶1和酶2的化学本质相同,但是二者的种类不同 |
| C.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 |
| D.ATP与ADP间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只发生在真核细胞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