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 A.观察洋葱紫色液泡的大小变化可不用高倍镜 |
| B.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中,可用无水乙醇进行提取 |
| C.观察线粒体最好用黑藻叶片做材料 |
| D.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时最好用斐林试剂来检测实验结果 |
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下图所示,则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内的m有4种 |
| B.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b为8种 |
| C.若由b构成的核酸能被甲基绿染成绿色,则a为脱氧核糖 |
| D.若a为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得到的化合物有4种 |
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图1中AB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D点染色体数目是C点的二倍 |
| B.图2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 |
| C.图2中乙、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甲细胞处于DE段 |
| D.图2中乙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
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学生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法步骤。在同学们提出的下列评价中,不合理的是
| 实验步骤 |
项目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 1 |
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
2ml |
2ml |
2ml |
| 2 |
加入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 |
1ml |
1ml |
1ml |
| 3 |
加入1mol/L的HCl溶液 |
1ml |
/ |
/ |
| 加入1mol/L的NaOH溶液 |
/ |
1ml |
/ |
|
| 加入pH为7.0的蒸馏水 |
/ |
/ |
1ml |
|
| 4 |
置于37℃水浴中 |
5min |
5min |
5min |
| 5 |
滴入碘液 |
2滴 |
2滴 |
2滴 |
A.加入的溶液、试剂的量一样,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B.操作步骤设计合理
C.检验实验结果的试剂选择恰当
D.都置于37℃水浴中可排除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探索历程、科学试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应用假说演绎法 |
| B.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
| C.格林菲斯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用物理模型的方法 |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人体发育的基础,细胞的分化程度越低,分裂能力越低 |
| B.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 |
| C.一般情况下,干细胞都可以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所有类型的体细胞 |
| D.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