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请利用下列材料用具,完成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有关实验。
材料用具 直径为1cm的打孔器1个,注射器1个,蓝色玻璃纸和绿色玻璃纸若干,小烧杯4个,新鲜菠菜叶片若干,装有60W白炽灯泡的台灯1个。
方法步骤
①用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并用注射器抽出叶片内的气体,将其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1个烧杯中待用。
②取3个洁净的大小相同小烧杯,分别倒入20ml富含CO2的清水;
③分别向小烧杯中加入10片小圆形叶片;
④ 2分 ;
⑤20分钟后进行观察。3个烧杯内叶片的变化情况是 2分 。
讨论 在上述实验条件下,影响实验效果的无关变量主要是 2分 。
Ⅱ.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的作用是 ,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为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应向研钵中放入少许 2 分 。在层析结果的滤纸条上,条带最宽的是第 1分 条(从上往下),其色素名称是 1分 。
Ⅲ.下表为不同氧气浓度下,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相关气体的交换值,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相关的问题:
O2浓度(%) |
0 |
1 |
3 |
5 |
7 |
9 |
11 |
13 |
15 |
|
气体 交换值 |
O2吸收量 |
0 |
0.10 |
0.25 |
0.35 |
0.50 |
0.65 |
0.80 |
0.95 |
1.00 |
CO2释放量 |
1.00 |
0.90 |
0.75 |
0.65 |
0.70 |
0.75 |
0.80 |
0.95 |
1.00 |
(1)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比值等于1时,植物的呼吸方式是 2分 。
(2)CO2释放量为1.00时,写出植物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式 4分
热带雨林是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是六类生态系统的有关方面的比较表:
生态系统 |
冻原 |
北方针叶林 |
温带落叶林 |
温带草原 |
热带雨林 |
净初级生产量 (吨/公顷·年) |
l.5 |
7.5 |
11.5 |
7.5 |
50 |
生物量(吨/公顷) |
10 |
200 |
350 |
18 |
300 |
枯叶输入量 (吨/公顷·年) |
1.5 |
7.5 |
11.5 |
7.5 |
50 |
枯叶现存量 (吨/公顷) |
44 |
35 |
15 |
5 |
5 |
①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表中的________。
②热带雨林的土壤是贫瘠的,造成贫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考察,赤道附近的一个小岛(热带雨林)虽然面积不到0.5km2,哺乳动物却多达58种,这一现象说明热带雨林具有极其丰富的_____ ___库。
(3)如果大量砍伐雨林,则热带雨林会被毁灭且一个时期内很难再呈原貌,这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分析A→E和D→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 。
(3)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kg。
(4)据测定,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64mg的O2,经过10小时可积累葡萄糖mg。
(5)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种面粉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100%),结果如下表:
环境条件 |
甲拟谷盗 |
乙拟谷盗 |
湿热 |
100 |
0 |
干热 |
10 |
90 |
湿温 |
86 |
14 |
干温 |
13 |
87 |
湿冷 |
31 |
69 |
干冷 |
0 |
100 |
(1)根据上表数据,在下面提供的坐标中绘制湿冷、干温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
(2)甲拟谷盗与乙拟谷盗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3)在本实验中,引起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4)从实验中可看出,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变化不同,表明物种的________因素起重要作用。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
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原因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原因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⑴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是 ,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
⑵实验结果表明,在 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除本实验所涉及的因素外,从增加光合面积的角度考虑,采取 措施能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