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研究人员以某绿色植物为材料,利用多套图甲装置,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进行研究。

(1)为了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首先应在图甲装置的烧杯内加入二氧化碳缓冲液,然后再打开该装置的活塞开关,使U型管两侧的液面如图甲所示,关闭活塞。实验的观察指标是U型管A侧液面的变化值。在每一给定温度且其他条件均相同、适宜的情况下光照1小时,实验数据如下表: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水柱高度(mm/h)
1.0
1.7
2.5
3.2
3.7
3.5
3.0

请分析水柱的高度表示的是                 (填总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
(2)夏季去除图甲的水浴装置后,置于自然环境条件下,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影响均忽略不计,利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乙曲线。请问一昼夜中         (有/无)有机物积累。
(3)乙图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                                                  ;
       时有机物的积累最多。
(4)若用甲装置来测定温度对绿色植物的呼吸速率的影响,首先烧杯中应该加入试剂                    ,其次还要将甲装置                    处理。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Ⅰ.下图为人 β -珠蛋白基因与 mRNA 杂交的示意图,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

据图回答:
(1)上述分子杂交的原理是;细胞中 β -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不能翻译的序列是(填写图中序号)。
(2)细胞中 β -珠蛋白基因开始转录时,能识别和结合①中调控序列的酶是
(3)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 β -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区中一个 A 替换成 T ,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 4 )上述突变基因的两个携带者婚配,其后代中含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Ⅱ.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据图回答:
(1)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号家兔.
(2)二次注射后,与⑤号家兔相比,若④号家兔是产生尿素的时增加,原因是
(3)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号家兔;若②号家兔也出现糖尿,则该兔的尿量将会。原因是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

(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甲图中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乙图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运输方式是_________。

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中c、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1AA)的量。请回答:
(1)图a和b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c和d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e和f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1)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_________M,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
(3)C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

有供实验用的三组番茄。甲、乙两组在开花前进行去雄和套袋,甲组在套袋之前将雌蕊涂抹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丙组不作任何处理,最后,这三组番茄出现什么结果?
(1)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组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丙两组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还应有的操作为_________,应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甲和丙对照,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7)若番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4,则上述三组实验结果的果实细胞内染色体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