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多年来,党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        ②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③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国家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④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哪一特点?

A.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
C.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10月22日晚,历时178天的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浐灞正式落下帷幕。在筹备园艺博览会的过程中,我国公民努力培养自身的人文意识、环境意识、科技意识、法制意识、礼仪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这说明

A.文化素养就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形成的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D.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

“长安古道,百里接云霄,李白还魂早,定重赋,清平调;肯德基、麦当劳,地铁天桥,斜倚谁家女,牛仔旗袍”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①文化在实践中产生
②文化在发展中继承
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④文化在交流中失去传承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其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这种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③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
④容易让民族文化失去自己的特色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