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 粮食问题永远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而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首要民生问题。作为一个拥有占世界近21%人口的大国,只有做到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面前站稳脚跟。近年来,我国粮食浪费问题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材料一 

注:据测算,我国粮食产后仅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700亿斤以上;每年餐桌上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
材料二 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 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真是不折不扣的“舌尖上的浪费”。尽管吃饭花的钱是我们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舌尖上的浪费”既有国家公职人员,也有普通民众,还包括一些大学生。调查显示,每年大学生倒掉的食物,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的警钟应该长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睁开眼睛看看富裕的国家怎样敬畏粮食。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还需要市场的配合,餐饮企业少来一点包厢“最低消费”等规定,多来一些 “半份半价”“免费打包”等服务方式。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更需要拿公权开刀。坚决抑制“舌尖上的腐败”,让那些在公款吃喝以后不愿意“吃不了兜着走”的公职人员在政治上“吃不了兜着走”。
(1)描述材料一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2)有同学认为“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责任在普通民众”,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运用公民和政府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 法治政府的内涵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人民生活赖以维持和发展的血脉。
(1)我们手中的人民币为什么能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
(2)人民币作用这么大,国家能否通过多印发人民币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每年的下降幅度达两成左右。
材料二:近年来,在国内汽车市场旺盛需求的刺激下,我国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贸易业的投资急剧扩张,但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与国际上相比明显落后,2002年共有123家整车生产厂,遍布全国27个省级单位。其中产量超过50万辆的只有2家,超过10万辆的只有8家,产量不足1万辆的达95家,其中产量在1000辆以下的有70家。2005年,我国取消汽车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限制之后,汽车市场与国际汽车市场融为一体,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使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材料三:2008年以来,由于汽油价格持续走高,虽然普通汽车价格不断下降,但销售依然没能走出低谷,大排量汽车由于受消费税增加影响,价格不断上升,人们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从而带动了小排量汽车生产热潮,特别是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和销售更是异常火爆。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
(2)为什么汽油价格的提高使得汽车销售遭遇尴尬?
(3)人们为什么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

某班同学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性学习。
同学收集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信息。
表1我国“三大需求”对经济的贡献率

年 份
消费需求贡献率(%)
投资需求贡献率(%)
出口需求贡献率(%)
2005年
38.2
37.7
24.1
2006年
39.2
41.3
19.5
2007年
39.7
38.8
21.5
2008年
45.4
73.6
-19
2009年
52.5
92.3
-44.8


注:目前世界各国“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消费约为60%,投资约为30%,出口约为10%。
表2 我国与发达国家原材料消耗、资源利用与科技贡献率情况对比


原材料消耗(%)
能源利
用率(%)
科技进步贡献率(%)
钢材
水泥
木材
发达国家
100
100
100
50 -84
60
中国
600 -900
3100-7100
500-600
30
30


(1)上述图表各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问题?(6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6分)
在甲组同学探究的基础上,乙组同学认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完善体制机制。
(3)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6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华人科学家和他的团队研发出“纸电池”。纸电池使用印刷与压层技术进行生产,厚度仅0.5毫米,可以任意弯曲和裁剪。纸电池作为音乐贺卡、智能卡等低功率消耗电子产品的工作电源代替传统电池,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材料二 A4纸大的纸电池的成本价为1元人民币,小的只有几毛钱甚至几分钱。纸电池的使用寿命达两三年。纸电池环保的材质避免了传统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作为一般废物加以处理。
材料三该华人科学家携“纸电池”研发成果回国,在政府部门等主办的2009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了百万元的创业基金(来自社会投资)。对他而言,成立新公司只是一个起点,在中国创建世界上最大的可印刷电子工业基地才是真正目标。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上述“纸电池”新公司创业的有利条件。
(2)根据《经济学常识》价值规律理论,分析该“纸电池”新公司应怎样继续吸引投资。

材料一:中共十六大、十七大都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部署。
材料二: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城乡规划法》。从原有的《城市规划法》到现在的《城乡规划法》,我国正在进入城乡一体规划时代。
材料三:各省市政府主管部门在实施《城乡规划法》的过程中,加快职能转变步伐,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实现城乡统筹规划管理,是怎样坚持依法治国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