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锶(Sr)位于周期表第5周期第IIA族。碳酸锶(SrCO3)被广泛用于彩色电视机的阴极射线管。以天青石(主要成分为SrSO4,含不溶性杂质)为原料制取高纯碳酸锶的“煅烧浸取法”部分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1)写出与元素锶同族第3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隔绝空气高温焙烧中,若0.5mol SrSO4中只有S被还原,转移了4mol电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制取高纯碳酸锶过程中,常用乙醇胺(HOCH2CH2NH2)作为CO2吸收剂。乙醇胺水溶液显弱碱性(与NH3溶于水原理相似),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流程中过滤2之后还有除杂等多步操作,其中最后两步是 。
(5)“低温湿法”是一种制取碳酸锶的方法:将天青石粉末与碳酸钠溶液混合,70oC下加热1~2h后,经一系列操作,得到碳酸锶。主要反应为:SrSO4(s)+CO
(aq) SrCO3(s)+SO
(aq)
[已知:70oC时,Ksp(SrSO4)=3.3×10-7,Ksq(SrCO3)=1.1×10-10]
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 。
(6)通过“低温湿法”得到的碳酸锶纯度较低,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种)。
反应N2+3H22NH3 ⊿H= —92.4 kJ/mol 在一定温度和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并达到平衡,如果最初c (N2 )= 2mol/L,c (H2)=5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有一半的N2发生了反应,则:
(1)求达到平衡时, H2和NH3的浓度分别为c (H2 )=mol/L,c (NH3)="" mol/L
(2)求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求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与平衡后总物质的量的比值为
(3)求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达到平衡后,提高温度,则平衡(填正移,逆移或不移动);K值;H2的转化率(后两个空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已知下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1/2O2(g)= H2O(l) ⊿H1= —285.8 kJ/mol
②H2(g)+1/2O2(g)= H2O(g) ⊿H2= —241.8kJ/mol
③C(s)+1/2O2 (g) =" CO" (g) ⊿H3= —110.5kJ/mol
④C(s)+ O2 (g) = CO2 (g) ⊿H4= —393.5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H1, ⊿H2,⊿H3, ⊿H4的大小
(2)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的是
(3)H2的燃烧热为,C的燃烧热为
(4)燃烧10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5)CO的燃烧热为,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6)分别燃烧1mol C,H2,CO;充分燃烧后它们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1,Q2,Q3
试比较Q1,Q2,Q3的大小
在稀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
+OH-,如进行下列操作,则NH3、NH
、H+、OH-浓度及PH值如何变化?(试用“增大”“减小”“不变”填写。)(1)通适量HCl气体时,c(NH3),c(H+),PH值。
(2加入少量NaOH固体时,c(NH),c(OH-),PH值。
(3)加入NH4Cl晶体时,c(NH),c(OH-)。
将0.1 mol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mL 2mol·L的H2SO4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mol·L
的NaOH溶液。请回答:(不需要写出计算过程)
(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变化如图所示。当
mL时,则金属粉末中
(Mg)=mol,
mL。
(2)①要配制100 mL 2mol·L的H2SO4溶液,需要的仪器除量筒、烧杯外,还有。
②下列操作会使所配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填代号)
A.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98%的浓H2SO4,稀释后未经冷却即转入容量瓶内 |
B.稀释硫酸所用的小烧杯未洗涤 |
C.定容时俯视液面 |
D.用蒸馏水洗涤后的容量瓶未干燥 |
E.定容摇匀后,倒入干燥的试剂瓶中储存时,有少量溶液浅出瓶外
在一定条件下有以下转化关系,已知A、B、C中均含有同种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 |
(1)若D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单质之一,且以上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除以上四种物质外,整个转化过程中没有其它物质参与或生成。
①构成D单质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②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③试叙述检验物质B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
(2)若无反应③的转化过程,C为红棕色气体,试分析:
①A、B、C中含有的共同元素为(写名称):。
②C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A为化合物时其电子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