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写的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第一步 |
第二步 |
甲 |
提出雅典民主是多数人民主的观点 |
寻找到伯利克里的同样言论作证据 |
乙 |
提出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观点 |
寻找到当时用于投票的陶片作证据 |
丙 |
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 |
得出这是世界最早的成文法的结论 |
丁 |
查阅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一手史料 |
得出当时已产生人文精神的结论 |
A.甲 B.乙 C.丙 D.丁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缓解自己的辛劳,明太祖
A.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 B.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 D.设六部分掌全国政务 |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其故在擅专威福……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犹大不可也。”最有可能说此言论的帝王是
A.赢政 | B.李世民 | C.赵匡胤 | D.朱元璋 |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
C.皇权不断加强 |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
下图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分封制 | B.郡国并行制 | C.郡县制 | D.行省制 |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 B.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 |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 D.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