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称号。上述材料表明
| A.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 | B.德意志帝国仍是封建专制政体 |
| C.德意志帝国分裂割据局面仍没有消除 | D.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主义之争 |
胡如雷先生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中从多方面论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影响,认为此政体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占支配地位。以下关于中央集权的作用分析,不能支撑此论点的是( )
| A.修建大规模水利工程发展农业 | B.在民族战争中组织力量自卫 |
| C.对商品生产流通有效干预 | D.统一货币度量衡发展经济 |
有学者指出,(西周)几乎所有主要封国都有其不同于周文化的土著的立国基础,在分封制度实行以前……其他的封国基本上没有被融入……中原文化系统之内。因此,分封制度实际上是通过分封地区上层统治阶层的周朝化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中原文化运动。这一论述意在强调分封制()
| A.扩大了西周王朝的统治疆域范围 | B.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 |
| C.使地方丧失了政治文化的独立性 | D.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
中安在线曾报道,安徽潜山斥资600万建“皖公巨像”(下图),将皖公作为安徽的“开山鼻祖”。据《安庆府志》记载:“大夫皖伯,周之贤者也,是以得封于皖。”对其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徽建省始于周朝皖国 B、潜山是古代徽文化的中心地带 C、在宗法制下皖公属小宗 D、安徽境内在周朝曾出现过皖国 |
![]() |
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六集大型政论片《复兴之路》,反映了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片所体现的六大时代主题先后顺序是
| A.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 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 |
| B.峥嵘岁月伟大转折千年局变中国新生继往开来世纪跨越 |
| C.峥嵘岁月千年局变中国新生伟大转折继往开来世纪跨越 |
| D.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伟大转折中国新生世纪跨越继往开来 |
某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该生试图揭示的是
| A.中德关系趋势 | B.中美关系趋势 | C.中苏关系趋势 | D.中日关系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