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曾在某运动周年纪念的贺信中写道“男女公民们,自从巴黎人民举起了红旗,同时向飘扬在凡尔赛的法国三色旗和飘扬在普鲁士人占领的炮台上的德国三色旗发出挑战以来,到今天已经过去21年了”,从这封信中我们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这封信是写给巴黎公社周年纪念的贺信 |
B.运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
C.运动担负着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任务 |
D.运动中体现了巴黎人民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D.文化大革命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
美国《商业周刊》对一次会议评论称,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被粉碎。这次会议是:
A.1954年日内瓦会议 | B.1955年亚非会议 |
C.1961年不结盟首脑会议 | D.1971年第26届联大 |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
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B.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
C.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和“台独”分子 | D.进一步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 |
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代表西方社会发表了《香港已死》的预言文章。12年后,《财富》的姊妹杂志《时代》以25页的专辑否定了《财富》的预言。这从根本上说明
A.西方社会反对“一国两制” | B.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 |
C.“一国两制”适合香港发展 | D.西方对华态度发生根本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