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6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民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民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我国近三年三大产业变化发展数据表(单位:亿元)
| 年份/占比 |
2011 |
2012 |
2013 |
| 第一产业 |
10.0% |
10.1% |
10.0% |
| 第二产业 |
46.6% |
45.3% |
43.9% |
| 第三产业 |
43.3% |
44.6% |
46.1% |
根据表的数据可以推论出我国()
①农业总产值逐渐减少,基础地位削弱
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国民经济稳健发展
③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
④劳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市场之所以能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是因为()
①市场能够通过价格信号,及时传递各类经济信息
②市场借助竞争机制,不断提高经济发展速度
③市场能够通过利益杠杆,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
④市场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
|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2013年1 2月闭会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4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由此可以推断2014年我国()
| A.失业率降低,人民生活改善 |
| B.银行利率下行,企业投资增加 |
| C.减少财政支出,物价水平稳定 |
| D.企业税收增加,产业结构优化 |
表是2014年部分地区对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情况
| 地区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幅度 |
| 北京 |
1400 |
1560 |
11.4% |
| 天津 |
1500 |
1680 |
12% |
| 上海 |
1620 |
1820 |
12.34% |
表中举措的主要意义在于()
A.贯彻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B.实现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促进社会和谐
C.发挥再分配机制的调节作用,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D.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维护劳动者权益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高考将不再分文理科。这项改革()
①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供给和调整就业总规模
②适应了社会经济建设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③是政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举措
④可以转变劳动者观念,树立平等的就业观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