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48年孟德斯鸠出版了《论法的精神》。在书中,他把一个运转良好的君主政体与“宇宙系统”作了比较:在宇宙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吸引力”,它能够“吸引”所有物体趋向“中心”。这说明

A.科学进步往往先于思想革命 B.科学进步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C.人文主义导致科学革命发生 D.科学进步往往是思想革命的结果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洪秀全定都南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编纂和“旨准颁行”的“真道书”才能在世上流通,“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也,《旧遗诏圣书》(《圣经旧约》)、《新遗诏圣书》(《圣经新约》)、《真天命诏书》也”,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由此可见他(  )

A.彻底排斥中国的传统文化
B.赞赏西方的宗教和政治制度
C.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
D.在全中国范围内推行愚民政策

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KK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该类护照最早出现的时间最可能开始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