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这实质上是主张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B.反对“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
C.天下为主,君为客 | D.“圣人”之言非“万世之至论” |
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国民政府这样做主要是由于()
A.抑制官僚资本的膨胀 | B.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C.经济建设服务于抗战 | 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
1757年,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保留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港口,而十三行则是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渠道,此为“行商制度”。行商制度最早可能废止于()
A.《南京条约》 | B.《虎门条约》 |
C.《天津条约》 | D.《北京条约》 |
有人研究宋朝的人口问题,发现两种结论不同的真实史料。据第一种史料,宋朝时,全国平均每户最多只有2.65口人,最少时只有1.4口人。第二种史料,宋朝时,全国平均每户都在五口人以上。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应是()
A.两种史料相互矛盾,因此不足为凭 |
B.前者是因为地方要向中央政府申请救灾 |
C.前者史料是凭空捏造的,后者属实 |
D.前者是为交税需要,后者是为申请救灾 |
人称“小杜”的唐朝诗人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曾说:“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由此可以获悉当时江淮的草市()
①地处交通便利之地②草市数量众多 ③ 常遭盗贼劫掠④ 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从唐代遗存下来的雕版印刷品实物中,可考的专门刻家就有“成都府樊赏家”、“龙池坊卞家”、“西川过家”、“京中李家”等多家。这实际上反映了唐代()
A.民间活字印刷业成为印刷主导 | B.官营雕版印刷业的发达 |
C.政府鼓励民营手工印书业发展 | D.私营雕版印刷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