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 一届人大 1954—1958年 |
二届人大 1959—1963年 |
三届人大 1964—1975年 |
四届人大 1975—1977年 |
五届人大 1978—1982年 |
| 5 |
4 |
1 |
1 |
5 |
A.一届人大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重农”的思想 | B.“靠天吃饭”的观念 |
| C.“不误农时”的思想 | D.“精耕细作”的特点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 | B.墨家“兼爱”思想 |
| C.儒家“礼治”思想 | D.墨家“非攻”思想 |
下列关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
| B.强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
| C.在文学革命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
| D.能够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 |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 A.压制知识分子 |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
| C.完善法律机制 |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它所代表的文学流派是()
| A.浪漫主义文学 | B.现实主义文学 |
| C.印象派文学 | D.社会主义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