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共同构成内环境的是 (填写标号)。
(2)②与③相比,③中含量相对较低的成分是 。
(3)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写标号)。
(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 ] 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5)组织细胞产生的CO2释放到体外,需经过 系统和 系统的参与。
(13分)从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器官内提取出一些细胞,图甲为其中某细胞的分裂图像(B、b基因未标出),图乙表示有关细胞进行I、Ⅱ两种方式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①~⑦表示不同区段)。请回答:
(1)图甲所示细胞中含有条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图乙中的区段。
(2)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目之比一定为1:2的是图乙中的区段,I过程表示的细胞分裂方式为,由⑤→⑥染色体组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3)图甲中同一条染色体上出现了A和a两个不同的基因,通过分析该细胞形成的子细胞种类,可以确定其原因:若该细胞分裂最终形成4种基因型的子细胞,那么其原因是发生了。该现象发生的时期对应图乙的区段;若该细胞分裂最终形成种基因型的子细胞,那么其原因是发生了。
果蝇的体色中的黄与黑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眼色中的红色与白色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在体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发育。让体色、眼色相同的多对果蝇交配,其中雌果蝇的基因型相同,雄果蝇的基因型相同,所得子一代类型及在子一代总数的比例如下表。
黄毛红眼 |
黄毛白眼 |
黑毛红眼 |
黑毛白眼 |
|
雌蝇 |
4/12 |
0 |
2/12 |
0 |
雄蝇 |
2/12 |
2/12 |
1/12 |
1/12 |
请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1)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眼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纯合致死基因型为。
(2)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子一代中黑毛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是。
(3)若不考虑体色性状的遗传,让子一代中全部的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雌果蝇产生的卵子的基因型有种,其理论上的比例是。
(4)果蝇体毛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其有关控制基因位于细胞核的DNA分子上。在基因表达时,与D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DNA片段的双螺旋解开,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按照原则,进行碱基配对,并通过磷酸二酯键聚合成与该片段DNA相对应的RNA分子。
(5)选取子一代中黑色红眼的纯合雌果蝇与黄色白眼的雄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请预期实验结果,请用遗传图解表示。
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药物P,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但不知道对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是否有副作用。为验证其疗效并探究其副作用,请你利用以下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步骤,设计实验结果的记录表,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和用具:已知起始数量的肝癌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动物细胞培养液、用生理盐水配置的药物P、生理盐水、培养瓶、CO2培养箱等。(要求与说明:提供的细胞均具有分裂能力,只进行原代培养且条件适宜,肝癌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的具体计数方法不作要求。)
Ⅰ.实验步骤:①取四个动物细胞培养瓶,分别标号为A、B、C、D,。
②每组取样观察、计数并记录各组细胞数目。
③。
④将上述细胞培养瓶放在CO2培养箱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⑤。
Ⅱ.实验结果:①请设计一张本实验数据记录表。
②请预测结果:若药物P只对肝癌细胞有效,则结果为;若药物P对造血干细胞也有作用,则结果为。
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 强度 |
叶色 |
平均叶面积(cm2) |
气孔密度(个·mm-2) |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
强 |
浅绿 |
13.6(100%) |
826(100%) |
4.33(100%) |
中 |
绿 |
20.3(149%) |
768(93%) |
4.17(96%) |
弱 |
深绿 |
28.4(209%) |
752(91%) |
3.87(89%) |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考)
(1)CO2以的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还原的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
(2)在弱光下,柑橘通过和方式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3)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
(4)将某植物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
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单株鲜重在蔗糖浓度较高时会减小,从渗透作用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5)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经离心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
(1)研究人员发现,在适宜成分溶液中,线粒体含F0—F1内膜小泡能完成需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即实现的氧化,生成,并能合成大量ATP。
(2)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见图2),其结构由突出于膜外的亲水头部和嵌入膜内的尾部组成,其功能是在跨膜H+浓度梯度推动下合成ATP。为了研究ATP合成酶的结构与合成ATP的关系,用尿素破坏内膜小泡将F1颗粒与小泡分开,检测处理前后ATP的合成。若处理之前,在条件下,含颗粒内膜小泡能合成ATP;处理后含颗粒内膜小泡不能合成ATP,说明F0—F1颗粒的功能是催化ATP的合成。
(3)将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外膜涨破的原理是。(2分)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丙酮酸 c.葡萄糖 d.ATP e.核苷酸 f.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