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属于真核核细胞的是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________。
(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 性。
(3)甲、乙两细胞的差异性表现在甲无________、________而乙有;甲只有________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
(4)与细胞的遗传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是 。在蓝藻细胞中,它主要存在于 内;在小麦细胞中,它主要存在于 内。
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在临床上仍缺少对这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根治性疗法。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带领的团队揭示了炎症与自身免疫病发生的新机制,为防治人类自身免疫病提供了潜在新型靶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发现Ashll分子可以阻止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其机理是通过一系列机制抑制MAPK和NF-kB炎症信号通路及随后白细胞介素6基因的表达,据此可知,白细胞介素6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自身炎症细胞诱发自身免疫病首先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发现炎症信息。
(2)炎症信息刺激呈递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是由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增殖分化来的,这些细胞增殖分化的速度往往受到__________________(一种免疫活性物质)的影响。
(3)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防卫、____________和清除,自身免疫病的产生就是由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过___________异常引起的。艾滋病则是因为艾滋病毒侵染人体的______细胞导致免疫系统几乎瘫痪导致的,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的遗传病有常染色体显或隐性遗传病、伴性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回答以下问题:
(1)下图1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的系谱图,且Ⅱ—3不含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①该家族所患的是一种染色体 (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
②假如,自然人群中该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100,那么Ⅲ—9与一位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 。
(2)下图2所示的五个家庭,所患遗传病类型各不相同,且致病基因均位于性染色体上。
①1号家庭所患遗传病和5号家庭所患遗传病,在自然人群中男性与女性的患病率大小关系分别为。
②如控制3号家庭的遗传病的等位基因为A-a,则该遗传病男性的基因型为。
③4号家庭的患病儿子结婚后,从优生角度考虑,他们应生(填“男孩”或“女孩”)。
(3)克氏综合症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性染色体为XXY。对一位克氏综合症个体的染色体进行检查时得知其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自外祖父和外祖母,说明形成该克氏综合症个体的原因是。
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闭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 ℃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 引起的,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 ,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是 。
(2)在O~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 。
下图为细胞呼吸过程,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主要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 。
(2)图中②、③过程中都有CO2产生,其场所分别是 、 。
(3)过程①除产生能量外,还产生 ;在①~④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
(4)②和④过程一般不会同时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其原因是 。
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在12~24 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其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________呼吸速率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