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如图为西方绘画作品《第一步》,其代表的绘画流派( )
A. |
注重内心的"自我感受" |
B. |
强化了直观印象的作用 |
C. |
强调素描的准确性 |
D. |
追求画面严整和谐 |
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 )
A. |
赋予各州主权 |
B. |
恢复邦联制度 |
C. |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
D. |
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
1549~1560年,约4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1536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 )
A. |
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 |
B. |
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 |
C. |
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 |
D. |
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 |
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 )
A. |
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 |
B. |
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
C. |
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
D. |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
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这说明,当时( )
A. |
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 |
B. |
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 |
C. |
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 |
D. |
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