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
| 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 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
| 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 | 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中记录了欧洲列强在19世纪的经济状况,表1、表2数据共同反映出
| 表1:欧洲列强GNP(1840—1880) |
|||||||
| 1840 |
1860 |
1880 |
|||||
| 俄国 |
11.2 |
14.4 |
23.2 |
||||
| 法国 |
10.3 |
13.3 |
17.3 |
||||
| 英国 |
10.4 |
16.0 |
23.5 |
||||
| 德意志 |
8.3 |
12.7 |
19.9 |
||||
| 表2:欧洲列强GDP(1840~1880) |
|||||||
| 1840 |
1860 |
1880 |
|||||
| 俄国 |
170 |
178 |
224 |
||||
| 法国 |
302 |
365 |
464 |
||||
| 英国 |
394 |
558 |
680 |
||||
| 德意志 |
267 |
354 |
443 |
||||
A.俄国生产能力明显领先于列强 B.法国农业经济拖累了工业发展
C.经济数据是大国崛起唯一指标 D.英法的大国地位遭遇严重挑战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之一是()
| A.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 |
| B.改变了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
| C.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局面 |
| D.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
温总理说:“《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在我心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国富论》是世界经济学泰斗亚当·斯密的惊世之作,是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济学圣典。对发展资本主义,这部著作主张()
| A.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 B.资本家干预国家的经济 |
| C.对原材料、生产和市场实施垄断 | D.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
导致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同因素是()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封建统治的阻碍;③启蒙思想的影响;④财政危机的出现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观察1953-1957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额及实际完成情况统计表
| 年份 |
计划投资额(亿元) |
实际投资额(亿元) |
实际完成计划(%) |
| 1953年 |
74.3 |
80.81 |
101.67 |
| 1954年 |
78.3 |
96.92 |
115.73 |
| 1955年 |
97.9 |
93.02 |
101.44 |
| 1956年 |
140.0 |
148.02 |
100.45 |
| 1957年 |
111.0 |
138.29 |
124.59 |
你认为形成表中反映出的经济形势的原因应是()
A.制定和实施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制定了“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对国民经济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