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博士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
| A.周朝王室的衰落 | B.礼乐制度的崩溃 |
| C.宗法关系的疏远 | D.铁犁牛耕的出现 |
《梦溪笔谈》记载:“方家(指方术之士)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这则材料不能说明( )
| A.沈括已经注意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 |
| B.北宋时人们已经能够制造人工磁体 |
| C.指南针在古代时常被用于迷信活动 |
| D.指南针已经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中 |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说:“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军事上战胜本国封建势力提供条件的是( )
| A.造纸术 | B.印刷术 | C.火药 | D.指南针 |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以上现象说明( )
| A.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 | B.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 |
| C.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 | D.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 |
“……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段材料所蕴含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 A.战国时代,法家崛起批判儒家“重农”思想 |
| B.隋唐时期,统治政策开明重视发展农工商业 |
| C.两宋时期,商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 |
| D.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 |
下列关于君臣关系的表述,观点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 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 B.“夫民者,唯君者有之,为人臣者助君理之。” |
| C.“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 |
| D.“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