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1952年10月召开的苏共十九大上,苏联领导人对当时经济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当广泛的披露:如指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现有可能性还远未加以充分利用,许多企业没有很好完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企业经营不善,原材料、燃料、电力、工具等严重浪费。这反映了当时苏共(   )

A.彻底否定了斯大林模式 B.开始调整和改革斯大林模式
C.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新认识 D.充分肯定市场经济存在的必要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五是最近发现的“八路军办事处”胸章。请你判断:这一胸章出现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刻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D.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1940年5月16日晚,日军插播了当天在湖北襄河某中国将士阵亡的消息,并称:“我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官兵在荒凉的战场上,对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奉上了最虔诚的崇敬的默祷,并将遗骸庄重收殓入棺,拟用专机运送汉口。”该将士是

A.蒋光鼐 B.蔡廷锴
C.杨虎城 D.张自忠

“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与巴金先生的这点“感想”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华北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邓小平曾经这样说起民族痛史:“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该事件指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宝岛台湾
C.签订《辛丑条约》 D.提出“二十一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