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曾经这样说起民族痛史:“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该事件指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 B.割占宝岛台湾 |
C.签订《辛丑条约》 | D.提出“二十一条” |
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表明这这个机构
A.有权否决皇帝的命令 | B.具有最高决策权 |
C.可以否决皇帝命令的草案 | D.代行皇帝的职权 |
在九品中正制实行的初期,品评人物品级主要依据的是“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行状”由中正(品评人才的官员)确定,当时的表述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
A.只重出身,不重才能 |
B.是一种客观公正选拔人才的方法 |
C.容易被人为随意操控 |
D.加强了君主专制 |
“至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汉时设立,级别较低)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这种变化是为了
A.提高行政效率 |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
C.提高“三公”的权力 | D.防止腐败 |
西汉时期,为解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有人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项建议演
变成的措施是
A.大封皇室成员为王 | B.实行“推恩令” |
C.平定“七国之乱” | D.废除诸侯国,改设郡县 |
如图反映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行省制 | D.郡国并行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