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汉时设立,级别较低)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这种变化是为了
A.提高行政效率 |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
C.提高“三公”的权力 | D.防止腐败 |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效果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
有人说意大利是“近代欧洲的儿子中的长子”,能为其提供依据的是,意大利()
①是近代人文主义的发源地②是地理大发现的开拓者
③是代议制民主的诞生地④是近代经济因素的出现地
A.①⑦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文艺作品大都描绘了修士和修女们在野宴中纵情声色的情景。这些作品在当时的主要目的是( )
A.宣扬了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 B.宣扬了理性主义 |
C.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 D.成为革新文艺创作的主流 |
智者学派是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他们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教授参政治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由此可见,当时的希腊()
A.诸侯割据,城邦民主制发达 |
B.社会剧变,政治派别众多 |
C.思想民主,人文色彩浓厚 |
D.中央集权,重视思想统一 |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 |
C.“美德即知识” |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