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①②③④为6月某日同一时刻晨昏线与a、b纬线圈的交点;O为地心在纬线圈的投影。此时P的太阳高度小于0°,Q的太阳高度大于0°。读图,完成下题。下列关于a、b纬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的纬度相等,位于同一半球 | B.a、b纬线上各点自转线速度相等 |
C.a昼短夜长,b昼长夜短 | D.a、b纬线的地转偏向力方向相同 |
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点相对方位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在③的东南,②在④的西南 | B.①在③的东北,②在④的西北 |
C.①在③的西南,②在④的东南 | D.①在③的西北,②在④的东北 |
读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比例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日本把产业转移到该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接近原料地 ②劳动力廉价 ③政府政策 ④市场广阔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51—1994年,日本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是欧美,其主要原因是欧美( )
A.技术进步 | B.交通便利 |
C.资金充足 | D.市场广阔 |
读“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最可能是()
A.河南省 | B.陕西省 | C.河北省 | D.内蒙古 |
江苏省原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拥有江淮地区、太湖平原两大商品粮基地,导致其产粮大省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与土壤 | B.政策和劳动力 |
C.市场和交通 | D.工业化与城市化 |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 | B.高耗能工业 |
C.农产品加工工业 | D.高技术工业 |
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②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对当地资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④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提高生态质量 ③提高农民收入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如下图)。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几乎拦截了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①水资源短缺 ②土地荒漠化 ③旱涝灾害 ④水土流失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 |
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人为原因是( )
①过度用水 ②乱砍滥伐 ③过度放牧 ④上游拦截河水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