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2分,共10分)
(1)如图一表示棉田内,棉叶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变化情况,如果C、F时间所合成的葡萄糖速率相等,均为36mg/dm2·h,则A、C、F三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 。其中C点时的呼吸强度为 mgCO2/dm2·h。
(2)如图二表示一昼夜(0时至24时)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O2相对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 。
②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理由是 。
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某校生物小组的同学欲探究顶端优势是否与植物激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有关实验内容。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假设:顶芽产生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
(3)实验材料:发育状况相近的杨树幼苗若干、琼脂块、生长素(ⅠAA)等。
(4)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发育状况相近的杨树幼苗若干,均分为四组,并编号A、B、C、D。
第二步:A组杨树幼苗切除顶芽;B组杨树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组杨树幼苗切除顶芽,并在顶芽处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D组杨树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
第三步:四组幼苗均在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每组幼苗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顶芽抑制侧芽生长与生长素无关。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顶芽抑制侧芽生长与生长素有关。
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土壤中缺磷会导致植株矮小,叶色暗绿,依据叶色变化判断可能是缺少类胡萝卜素。试设计实验探究叶色暗绿是否由缺磷造成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
实验所需主要用具、试剂:烧杯、漏斗、试管、研钵、完全培养液、只缺磷的完全培养液、无水乙醇、SiO2、CaCO3、层析液等。
实验材料:正常生长的黄瓜幼苗。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各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黄瓜幼苗。
第二步:向A烧杯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向B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到两组黄瓜幼苗叶片出现差异时。
第三步:分别从A、B两组中选取等量叶片,用__________提取叶片色素,用____________法分离色素,观察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预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缺磷导致叶色暗绿不是由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缺磷导致叶色暗绿是由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
气孔是植物叶表皮组织上的小孔,由两个保卫细胞围绕而成,为气体出入叶片的门户。研究表明,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就开启;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就关闭。为验证这一结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该实验。
材料:蚕豆植株、0.3 g/mL的蔗糖溶液、清水、光学显微镜、玻片等。
步骤:(1)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光照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
(2)向装片滴加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气孔开放。
(3)再向装片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气孔关闭。
本实验的原理是: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开启;反之,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人体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图1表示人体某器官由于感染出现炎症时,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相互调节的关系模式图,图2是雌激素调节细胞功能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的________(填名称)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并作用于炎症部位的淋巴细胞,使炎症减轻。
(2)图1中物质②由⑦产生并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①,物质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②和图2中的雌性激素一般都作用于对应的①结构,从位置上看①在图1、图2中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免疫细胞产生的物质③(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作用于④,并使④兴奋,在此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信号转换过程。
(4)人体在初次接触新病毒时,免疫系统往往会产生过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由图1分析可知,医生可给病人注射________________以降低免疫反应的强度。
(5)雌激素作为细胞间的信号分子,通过改变细胞代谢过程来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结合图2分析,其调节作用的机理是:雌激素以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后形成激素—受体蛋白复合物,并进一步启动基因表达的________过程,最终使细胞内的酶等蛋白质合成增加,产生一系列效应,从而使机体发育加快。
已知水稻的光效(光能利用效率)由一对基因(A、a)控制,抗病性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光效抗病水稻的育种方案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纯合低光效抗病水稻(甲)
(1)水稻的低光效与高光效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而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辐射处理后得到一株水稻,检测突变基因转录出的mRNA,发现第二个密码子中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问该水稻的光能利用效率一定能改变吗?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在最短时间内,用乙来培育高光效抗病水稻新品种,为了提高其在子代中的比例,应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
(4)右图表示一株水稻(Aa)中一处于减数分裂过程的细胞,该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同一位点上分别存在基因A和a,造成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使水稻的高光效基因在玉米植株中表达,从理论上讲常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