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谋长联系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
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二战后日本的“价
值”主要体现在( )
| 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 | 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 |
| 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 | 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 |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这些谈话()
| A.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
| B.确定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针 |
| C.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 D.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向新阶段 |
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 A.驱除鞑虏 | B.创立民国 | C.平均地权 | D.扶助农工 |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为此康有为著有()
| A.《新学伪经考》 | B.《孔子改制考》 |
| C.《变法通议》 | D.《仁学》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有人提出:“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十万豪商,胜有百万劲卒”。这一思想主张当属于()
| A.洋务派 | B.早期维新派 |
| C.资产阶级维新派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如果你是洋务派,按照这个逻辑推论,你将得出的结论是()
| A.闭关自守 | B.完全西化 |
| C.中体西用 | D.推介中国文武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