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历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
| B.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 |
| C.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 |
| D.出发点和标准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
对比下列两幅图片,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
①市场经济体制影响加深②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
③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④国际性交流范围扩大
| A.①② | B.①④ |
| C.②③ | D.③④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打破了地域相邻概念,出现了跨洲、跨洋的区域合作组织。不同区域经济集团之间也展开了连横合作。南锥体共同市场与欧盟之间开始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而东盟与欧盟外长会议之间就政治、经济问题的探讨业已制度化。这说明()
| A.经济区域集团化已名不副实 |
| B.“冷战”后的世界经济获得加速发展 |
| C.经济合作的地域障碍日渐消失 |
| D.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导向全球化的趋势 |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
|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
| C.应该抵制全球化的潮流 |
| D.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
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
|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标志着中国开始对外开放 |
| B.标志着中国与世界经济实行全面接轨 |
| C.消除了我国对外贸易中的贸易摩擦 |
| D.整体上对中国经济起消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