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广东惠阳地委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中共十二大文件,特别介绍了乌石公社景联大队党支部书记写的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横额:“社会主义好!”“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 )
| A.土地改革运动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农村合作化运动 |
下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
| A.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
| B.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
| 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 |
| D.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变化情况 |
《人民日报》某年的元旦社论以“乘风破浪”为标题,提出“鼓足革命干劲,迎接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口号,同时还附有《十五年赶上英国》的图表。据此判断,该份日报最有可能出版于( )
| A.1956年 | B.1958年 | C.1966年 | D.1978年 |
下图是我国某一“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在该“五年计划”时期( )
|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
| 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
| 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 |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
下面是中国某部门编制的1953—1958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示意图。以下对这张示意图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①新中国工业建设突飞猛进
②新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年工业增长率相差10倍以上
④工业增长与经济政策关系密切
| A.①②③ |
| B.②③④ |
| C.③④ |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