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 A.租佃式经营 | B.雇工式经营 |
| C.田庄式经营 | D.自耕农式经营 |
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滇王之印”的印文)。该印是
| A.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的王印 | B.汉朝赐予百越首领的印信 |
| C.汉朝管理今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 | D.汉朝封夜郎侯为王时所赐印信 |
丝绸之路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大秦使者将象牙、犀角等礼物赠送给东汉皇帝 |
| B.中国铁器、丝绸西传 |
| C.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造纸术西传 |
| D.佛教传入中国 |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表现在
| 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
| B.北讨匈奴、南征北战 、开凿灵渠 |
| 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
| D.构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
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在封建制度确立和发展之初,秦始皇却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措施。这针对的是
| A.儒家仁政学说 | B.诸子百家纷争局面 |
| C.六国旧贵族 | D.分封割据的思想 |
汉承秦制,但有同有异,体现在政治制度上的“异”是
| A.中央官制的设置 | B.皇权与相权之争 |
| C.实行封国制 | D.实行严格的监察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