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是指对古今世象变迁的感性认识的理性升华。下列言论所信奉的历史观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将从周矣” |
| B.“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
| C.“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
| D.“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 |
宇宙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①陆九渊 ②塞内卡 ③王守仁④泰勒斯
|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 | 根本利益的趋同 | B. | 军事冲突的加剧 |
| C. | 国家实力的消长 | D. | 敌对意识的淡化 |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 | 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
| B. | 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
| C. | 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
| D. | 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
表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 年代 |
1870 |
1896-1900 |
1913 |
| 比例 |
78% |
74% |
72% |
由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
| A. |
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
B. |
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
C. |
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
D. |
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 | 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 B. | 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
| C. | 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 D. | 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