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面对“节节升高”的物价,我国政府频频“亮剑”,打出了一套控物价、保民生的“组合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4-12月我国消费品价格(CPI)同比涨幅
注: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依据。一般而言,CPI超过3%的增幅,就是通货膨胀。
材料二 我国政府为控制物价、保障民生采取一系列措施:连续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连续3次加息;加强市场保障,继续加强粮食、生猪和蔬菜的供给;对流通环节进行清理整顿,降低流通成本;加强市场价格监督,整治市场价格秩序;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困难群众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等。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政府采取的控制物价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近年来,“幸福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某班同学以“幸福感”为话题,展开讨论。
同学们发现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在成功人士心中,幸福也许就是努
力拼搏后的财富;在老人心中,幸福也许就是晚辈所给予的关爱;在儿童心中,幸福也
许就是无忧无虑的嬉戏玩耍。
(1)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何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
同学们还发现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
(2)结合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如何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某班开展了一次关于高中学习的主题班会,同学们谈了自己的困惑。
学生甲:我很不适应高中生活,特别留恋初中时代,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熟悉,真想回到那个阶段。
学生乙:高中和初中的学习要求不同,所以必须彻底抛弃旧的学习方式,一切从头
开始。
学生丙:几次大考都没有考好,m灰意冷,看来真的没有前途和希望了!
请你结合几个同学的说法,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帮助他们澄清认识。
某公交车站设置不够合理,距离人行横道和过街天桥都较远,经常有乘客穿越绿化隔离带到车站乘车,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存在很大隐患。
如果你是人大代表,谈谈就解决这一问题将如何履行职责。
人们把那些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的低收入群体称作“蚁族”,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小王是“蚁族”的一员,一直没有找到如意的工
作。他沮丧地说:“我不是没公司要,而是公司规模太小,只有大公司才有出息,我还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进入大公司。”
请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小王的观点进行评析。
2010年6月2日,世界贸易组织第三次对华贸易政策审议结束。在审议会上,引导讨论的瑞典代表发言说,加入世贸组织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也使其他成员从中受益,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针对世贸组织对中国的第三次贸易政策审议报告中,对中国限制稀有金属资源出口的指责,有分析认为,美国和欧盟在审议中持有异议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夺中国的稀有金属。中国如果对这些稀有金属的无序开采和出口完全放开不管,既不利于保护中国的自然环境,也不利于维护世界资源市场秩序。同时世界贸易规则主要是反对限制进口、封闭市场的行为,并没有规定不能采取限制本国产品出口的措施。
请运用有关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对稀土等资源出口进行限制管理的正确性。(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