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三(1)班学生,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当地中小企业发展问题,进行了一次社会调研,请你一同参与。
调研一 企业招聘与大学生就业现状
材料一 某市调研小组对该市企业招聘进行调研,企业认为难以招聘到的人员,其所占比重见下图:
材料二 2012年,我国需要安排城镇劳动力有2400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技校毕业学生和初中、高中毕业以后不再升学的学生,加起来近1400万人;还需要继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00万人左右。而我国每年城镇能够安排的劳动力大约是1200万。
调研二 破解小微企业发展困境
材料三 长沙某小工厂专门出口圣诞树上的小灯串,因为汇率波动,净利润受到影响。另外,人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价格,也是这家公司要面对的成本之考。除了钱的烦恼,中小外贸企业还得担心欧洲经济寒潮对国外市场的影响。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6分)
(2)就业是民生之本,它和每个人实现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紧密相连,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解决就业问题对国家、企业和劳动者的重要意义。(6分)
(3)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应对外贸困难。
2006年沿海某市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面临着以下问题:
◇房价上涨比较快,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房屋严重供不应求;
◇10%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是10%最低收入家庭的30倍;
◇某些政府公职人员失职渎职,“官煤勾结”,煤矿事故频繁发生;
◇多家化工企业严重污染环境,市民怨声载道;
◇刑事案件时有发生,扰乱社会秩序。
该市政府坚持“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针对上述问题在网上公开征集市民建议,开展“市民论坛”活动,问计于民。
(1)该市政府问计于民的做法,体现了《政治生活》哪些道理?
(2)假如你被选为该市“市民论坛”代表,请就该市所面临的问题向政府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据农业部2011年3月28日消息,针对河南“瘦肉精”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农业部将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工信部、公安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国家食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于近期启动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农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整治行动将出重拳、下狠招,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瘦肉精”的犯罪行为,全程强化“瘦肉精”源头管理、生猪养殖、生猪收购贩运、生猪屠宰、肉品加工、肉品消费餐饮、肉品进出口等环节的监管,并细化措施,坚决杜绝“瘦肉精”进入食品产业链,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简要分析九部门启动“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南方某市拆迁区居民因不满市政府的拆迁办法,先是集体冲进市政府办公楼,对政府办公楼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然后又在市政府前的马路静坐并举行游行示威,一度造成交通中断。尽管后来市拆迁办公室经过进一步的综合考虑,适当修改了拆迁办法,但部分居民却因扰乱政府办公秩序和造成交通阻塞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材料二:某市交通局和财政局联合发布一个文件,规定市内每辆出租车一年增加缴纳车牌营运使用费一万元,用于出租车的管理。这一文件得到了市政府的批准。对此,多数出租车司机认为上述做法不合理。经过讨论,大家统一了意见,决定派代表将情况反映给《焦点访谈》栏目。《焦点访谈》播放后,该市政府纠正了错误,撤销了该文件,退还了司机的钱款。
(1)结合两则材料,说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必要性。
(2)结合两则材料,就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谈谈启示。
某市正在以容纳500至600万人的终级目标规划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拉开架构以发展一座大城市的气魄构建大城市格局。市政府透露,为带动区域发展,新的市政府办公地欲选址尚待开发的西区一带重新规划建设,目前该计划已上报待批。市政府办公地该不该搬至西区?对此,市民众说纷纭,争议很大。
围绕“市政府办公地该不该搬至西区”这一问题,你认为市政府应怎样进行科学决策?作为该市市民,你将会通过哪些方式或渠道反映你的建议?
被称为“中华第一刊”的《半月谈》,辟出《热点声音》专栏,欢迎广大网民对社会热点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下面是几位网民的留言:
留言一:“如果有房没人住,有人没房住,老百姓就觉得GDP增长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因此,与老百姓实惠挂钩的GDP增长才是能够持久的增长”。----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
留言二:“网络管理方面,政府已出台很多制度、政策,但哪一个真正落实了?”-----网络研究专家陶定开教授
留言三:“民众有权利问(政府)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花我们钱的,这些钱都是为我们花的吗?”----浙江温岭网民
(1)结合材料,从网民的留言中你能说出至少2点认识吗?
(2) 回答:实行民主监督有哪些合法渠道?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是什么?(7分)